[6]从悬颅后行,耳前曲角上,两太阳下廉,悬颅穴也。[4]又行至乳下二肋端缝之下二寸,腹哀穴也。
【注】[1]冰瑕翳深之证,翳色青白如冰,横贯乌睛,其证或痒或疼,发歇无时 ,眵粘泪出,白睛赤脉,此乃肝经之热。 【方歌】防风汤疗风熬搏,留于血脉津汁破,附子麻黄芷木通,组成:青竹筒截三尺长,径一寸半,筒内装黑豆一升,以谷糠、马粪二物烧火,当竹筒中炙之,以磁碗两头接取油汁。
仍作烦闷者,以新童便灌之。然脱疽偏生于属阴经之指者居多,屡经如此,后之学者,宜详审焉可也。
[3]从然谷穴循内踝之下一寸,照海穴也。[2]战掉者,手足颤摇不能握也。
若金汁一时不得,即灌人粪汁并外敷之,非此不能解毒也。黄耆(炙)一两 当归三钱水煎服。
[9]凡云第二行侠脊一寸半,三行侠脊三寸者,皆除脊一寸外,净以寸半 三寸论,故在二行当为二寸,在三行当为三寸半也。【注】[1]人中者,鼻柱之下,唇之上,穴名水沟。